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的種類和來源
重金屬一般是指密度等于或大于5.0g/cm3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大約有50種左右。
土壤中主要的重金屬污染物有鎘、鉻、汞、鉛以及類金屬砷等。這些重金屬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飲用后毒性放大,與水中的其他毒素結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機物。
隨著人類采礦、冶煉技術、現代工業(yè)的發(fā)展,重金屬污染已成為很嚴重且極難治理的污染之一。
在土壤環(huán)境中,重金屬污染源主要來自礦山開采過程中尾礦的堆放及洗礦水直接排放;冶煉、鍍金等行業(yè)“三廢”未經處理隨意排放,農業(yè)污水灌溉和汽油尾氣排放等。 如一個700兆瓦的熱電站, 每天可排放汞215公斤,估計全世界僅由燃煤而排放到大氣中的汞,一年就有3000噸左右。土壤重金屬被環(huán)境學界比喻為“化學定時炸彈”。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與人體健康
土壤汞(Hg)與人體健康
汞是人體健康的非必需元素,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環(huán)境毒物。WHO提出每人每周總汞攝入量不得超過0.3mg,其中甲基汞不得超過0.2mg。
土壤汞的無機化合態(tài)汞很少被植物吸收,但甲基汞易被植物吸收,可通過“土壤—農作物—動物—人體”食物鏈系統(tǒng)的傳遞和富集危害人體健康。不同農作物對汞吸收能力是:水稻>玉米>高粱>小麥,葉菜類>根菜類>果菜類。當土壤汞含量達0.15mg/kg時,糙米汞含量可能超過0.02mg/kg的國家食品衛(wèi)生標準。土壤汞和農作物莖葉汞有著顯著的相關。如果土壤汞超標,以農作物莖葉為飼料,汞可通過食物鏈危及人體健康。
甲基汞中毒主要是神經系統(tǒng)癥狀。人體內甲基汞蓄積量為25mg時出現知覺異常,55mg時出現步行障礙,90mg時出現發(fā)音障礙,170mg導致聽覺消失。
土壤鎘(Cd)與人體健康
鎘(Cd)是人體健康的非必需元素,具有極高的生物毒性。中國成年男子膳食鎘日攝入量為75. 6μg/d,超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57~71μg/d,遠高于的世界人均攝入量的14μg/d。
土壤鎘是農作物易富積的重金屬之一,主要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我國部分污灌區(qū)鎘污染農田每年生產數億千克“鎘米”,對人體健康威脅極大。蔬菜中鎘含量依次為:葉菜類>根莖類>瓜果類。
鎘進入人體內主要蓄積于腎臟。鎘最嚴重的健康效應是對骨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發(fā)生在日本富山縣的骨痛病,其主要特征就是骨軟化和骨質疏松。鎘中毒對人體生殖 系統(tǒng)和腦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有一定損傷,也有可能導致高血壓、貧血、糖尿病,并可誘發(fā)前列腺癌、腎癌、骨癌等癌癥病變。如廣東韶關翁源縣大寶山多金屬礦區(qū)的上壩村是由鎘污染導致的癌癥村。
土壤鉛(Pb)與人體健康
鉛(Pb)是人體健康的非必須元素,具有顯著的毒性作用。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FAO) 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 (WHO)確定的指標是,人體每周允許攝入的鉛為0.025mg/kg,即體重為60~70kg的成年人,每周鉛的允許攝入量為1.5~1.75mg。
土壤鉛主要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干旱區(qū)表層土壤鉛也可通過揚塵等渠道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農作物中鉛的累積主要在根部,農作物莖葉中的鉛濃度是籽粒中含量的 4~358倍,平均值為60.7倍。如果以農作物莖葉作飼料,鉛會通過“農作物—動物—人體”食物鏈系統(tǒng)危害人體健康。
鉛進入人體后分布于肝、腎、腦、胰及主要動脈中,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鉛中毒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造血系統(tǒng)會造成很大危害,也會引起消化系統(tǒng)、腎功能損傷,對兒童的不良影響尤為突出。鉛中毒的早期癥狀為神經衰弱綜合癥,表現為頭昏、頭痛、失眠、健忘、憂郁、煩躁或易興奮等,兒童則表現為多動癥,活潑的兒童鉛中毒后就變得憂郁、孤僻。鉛中毒還可導致消化系統(tǒng)、腎功能、生殖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的損傷,并有明顯的致癌作用。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與人體健康
土壤鉻(Cr)與人體健康
鉻是人和動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但六價鉻和高濃度的三價鉻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國家食品衛(wèi)生標準對食品中鉻含量有嚴格規(guī)定,糧食為 鉻≤1. 0mg / kg,蔬菜、水果為 鉻≤0. 5mg/kg。
土壤鉻主要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蔬菜中的鉻含量呈根>葉>莖>果的特征,土壤鉻會在根莖類蔬菜中富積,危害人體健康。
鉻經消化道進入人體,可引起口角糜爛、惡心、嘔 吐、腹瀉、潰瘍等病變;鉻經皮膚侵入時,可引起皮炎、濕疹、皮膚潰瘍(鉻瘡);研究證實, 大多數六價鉻的化合物具有致癌和誘發(fā)基因突變的作用。鉻中毒具有明顯的致畸、致突變作用,三價鉻可透過胎盤屏障,抑制胎兒生長并產生致畸作用,三價鉻和六價鉻化合物可誘發(fā)細胞染色體畸變。
土壤砷(As)與人體健康
砷是人類和動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攝入高劑量的砷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土壤 砷主要通過食物鏈系統(tǒng)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
砷是農作物易吸收重金屬元素。蔬菜中以葉菜類砷含量較高。以農作物莖葉為飼料可以使砷在動物體內富積,進而危害人體健康。
砷中毒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等都會造成很大的損害。砷通過循環(huán)系統(tǒng)分布到全身各組織、器官,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危害首當其沖。砷具有神經毒性,長期砷污染可引起頭痛、嗜睡、煩躁、記憶力下降、驚厥甚至昏迷和外周神經炎伴隨的肌無力、疼痛等;砷的致癌作用已被國際腫瘤研究機構所確認,砷中毒可導致皮膚癌、肺癌、腸胃癌等癌癥病變。
土壤污染一旦形成, 就會造成長遠的影響, 而且難以消除。因此, 我們應以 “預防為主” , 積極做好土壤的保護工作。